2014年7月开始,席卷中国汽车市场的反垄断调查风暴正在不断发酵,似乎远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其实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其实已经先后开出了11批反垄断罚单,涉及众多行业。我们不妨站在全行业的观点综合观察这场反垄断,看一看中国汽车市场上亿的消费者真的能够从中得到实惠。
零整比降低只是聊胜于无
表面上看,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次反垄断处罚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随着反垄断调查的不断深入,以宝马、奥迪、奔驰为首的豪华车阵营已经接连宣布下调其售后服务价格或是原装备件价格,进一步降低“零整比”。最早被点名的奔驰,早在7月初就正式对外宣布下调全系车型保养价格,降幅为37%至54%不等。而从9月1日开始,奔驰则再一次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价格,涵盖全系车型,范围超过10000个配件,平均降幅达15%。
奥迪方面,从8月1日起下调了国产车型的原装备件价格。以奥迪A6为例,该车型的“零整比”直接从411%降至291%,用户在使用和维修中付出的费用也将相应减少。在此之后,此前一直在反垄断调查中保持沉默的宝马也是从8月11日起下调了2000余件原厂零部件的批发价格,平均降幅达20%。
8月20日,最新加入主动降价行列的还包括已经被发改委传唤约谈的日系品牌雷克萨斯。雷克萨斯中国宣布,从9月1日起下调部分零配件价格,总共涉及约15000件,平均降幅高达26%。其中,散热器总成下调35%、发动机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下调30%、空气囊总成下调25%。与此同时,捷豹路虎从9月1日起也对零部件进行了全面调价,涉及原装零部件10052种,平均降幅达20%。
但从市场实际角度出发,多数厂商下调零配件价格却更像是应付反垄断的噱头,消费者很难得到任何实惠。
某品牌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一辆车可能会拥有几十万个零配件,价格不可能全部下调,调整10000种左右只是其中很小的比例。而且从厂商给出的具体零配件来看,其中也只涉及对一些不太容易损坏的零配件进行了价格调整,例如发动机总成、变速箱、车架等,需要更换的几率很小,降价的实际意义聊胜于无。
对此,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贾新光认为,现在汽车行业造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是封闭的零配件认证及相应的供应体系,如果不能打破整车厂商在其中的支配地位,那么眼下的这种价格下探也可能只是车企的权宜之计。
可想而知,反垄断对于重点打击的汽车零配件起到的效果都十分有限,那么其对于整车价格的影响则更是微乎其微。
横向考量 反垄断无关降价
其实,抛开近来才卷入反垄断风暴的汽车行业不谈,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其实已经先后开出了11批反垄断罚单,行业涉及医药、电子、白酒、奶粉、黄金、旅游、眼镜片、保险、水泥等多个领域,罚金总额超过32亿人民币。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微软等知名企业的调查也一直在展开,只是最终结果还尚未公布。
具体到2013年以来,中国反垄断的调查和处罚结果包括:2013年1月4日,发改委对LG、三星、奇美等6家彩电企业处罚3.53亿元。2013年3月19日,发改委对茅台和五粮液处罚4.49亿元。2013年8月7日,发改委对美赞臣、多美滋、合生元、雅培、富仕兰和恒天然6家奶粉企业处罚6.69亿元。2013年,老凤祥、老庙、亚一、城隍珠宝、天宝龙凤5家金店因价格垄断被罚1009.37万元,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被罚50万元。2014年9月2日,发改委对浙江保险行业协会和23家省级保险企业处罚1.1亿元。以及2014年9月9日,发改委对吉林3家水泥企业开出1.14亿元罚单。
但如此密集的处罚背后,消费者究竟得到了多少实惠,或许也可以让汽车行业的反垄断有所考量。
以大多数消费者更为了解的白酒行业为例,一年前,中国白酒行业两大龙头茅台和五粮液因实施价格垄断共计被罚4.49亿元,其中茅台被罚2.47亿元,五粮液被罚2.02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所罚金额却仅仅是两家酒企上年度销售额的1%,对于销售额高达数百亿元的茅台和五粮液来说,犹如是隔靴搔痒,很难起到长期的震慑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之所以对茅台和五粮液开出罚单,表面意义显然大于实质意义。而从去年开始,高端白酒行业不断的深度调整,实际上也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与发改委的罚款和企业的限价并无太大关系。“2013年以来茅台和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价格一路走低只要是市场供求关系所致,降价是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国家层面反腐高压之下,供给过剩,需求严重萎缩,才是白酒行业下滑的主要原因。”
与之相比,市场需求更为旺盛的奶粉行业则与汽车行业更为相似。最初,在发改委着手对奶粉企业价格反垄断调查之时,贝因美便率先宣布下调奶粉出厂价,随后其余多家奶粉企业也悉数跟进,以主动降价的姿态向政府及市场“示好”。但是在发改委举起反垄断大刀,开出当时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之后,很多选择配合性降价的奶粉企业很快就采取了采用新包装或是新配方的方式进行间接性涨价行为,等于6.69亿元的罚单最终变相转嫁给消费者来埋单。
从今年的情形来看,在完成反垄断的降价之后,国内奶粉的价格,尤其是洋奶粉的价格依然很高。许多国外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在欧洲的价格也就9-15欧元,却在国内平均售价高达200-300元,这与进口车的问题如出一辙。相关人士认为:“国家对奶粉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能对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起到震慑作用,但并不能解决奶粉行业其它深层次的价格问题。”
因此,正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进军所说,反垄断行为最终的表现形式固然是价格,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价格都是由于涉嫌犯法形成的。国家发改委这次反垄断的最终目的还是鼓励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最后规范市场。到了那个时候,消费者才能真正的从中获益。与此同时,对于汽车领域反垄断工作的艰巨性、持续性也绝对不能低估。特别是那些对于价格垄断行为拒绝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执法部门也理应继续予以处罚,直至其纠正违法行为为止。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