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91survey.com/test/cms/blog Mon, 23 Oct 2017 11:14:00 +0800 zh 1.1 http://blogs.law.harvard.edu/tech/rss Copyright 2017 原来如此:HUD为何叫好不叫座 /news/9398.html /news/9398.html Tue, 20 Sep 2016 09:46:00 +0800 近年来,在各地举行的汽车相关展会上,尤其是汽车配件博览会上,越来越懂多的厂家展示出其最新的HUD产品。有些看客老爷对HUD还比较陌生,笔者先介绍一下。HUD就是抬头显示系统,可将重要的驾驶信息投射在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上,使驾驶员不用低头就可以查阅车辆信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观察路面的情况上,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从最初配置在宝马高端车上开始,HUD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历了十余年,国内许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都开始进入该领域。从目前国内市场表现来看,业内对HUD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HUD不再是高端车型的标志,越来越多中低端车型上也开始出现了它的身影,HUD已经成为整车企业的一个重要卖点。但是从终端消费需求来看,后装HUD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不温不火,装配率并不高。

性价比不高

笔者认为虽然HUD即使是从战斗机上转移过来的技术,就技术本身来说是很成熟,但是现实内容的单一导致了性价比不高,而且在后期加装中费用也多位改装工时费,消费者对价格还是很敏感的,据擎哥的了解,根据HUD产品性能的不同,后期加装的价格大约在1000-2000元,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这个钱花得不值得。因此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对老司机影响大

对于一些老司机而言,习惯了之前的驾驶方式,突然让他们去开有HUD显示的车他们会不习惯。会觉得HUD在使用时会使他们分心,影响行驶安全。例如当HUD将一些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的时候,他们会有前方存在障碍物的错觉,从而影响自己对路面信息的判断。

技术上仍有改进空间

智能网联化是汽车行业发展大趋势,在此背景下,HUD迎来发展良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擎哥觉得目前的HUD技术发展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例如投射图像清晰度的问题,在市场上还是有部分HUD产品用户使用体验不够好,产品出现在弱光下显示清楚,强光下显示不清楚的问题。

当然,猜测车膜会导致HUD显示出现色差,特别是由上到下的变色车膜,可能会出现HUD显示色差难以控制。

所以说,现实的效果是关键点,擎哥认为一款好的HUD产品一定要做到图像投影清晰。这一种作为高科技的产品,是多种技术的集成,例如精密机械、精密光学、图像的畸形矫正、发热与散热的处理等。正因为HUD产品的复杂度高,技术门槛高,所以需要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

无人驾驶技术的到来会将其融合

笔者认为在未来,HUD技术将会和无人驾驶技术深度融合在一起,成为无人驾驶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也大胆猜测一下,或许在未来,HUD技术会取代反光镜,帮助用户去观察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

挑战不仅来自于产品本身,消费者的固有驾驶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HUD的推广。平时看习惯了仪表数据,加装HUD感觉会比较花哨,实际效果一般。所以,在改善自身的同时,还要多去从消费者的角度入手。

]]>
丰田飞行汽车专利申请文件曝光 /news/9266.html /news/9266.html Mon, 04 Jul 2016 13:38:00 +0800 北京时间7月1日凌晨消息,从丰田汽车提交的一份专利申请文件来看,飞行汽车迎来了一线曙光。

对未来主义派而言,飞行汽车是无异于“圣杯”的存在。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杂志的封面一直都宣称,有朝一日人们将可驾驶着汽车在天空中翱翔,将交通拥塞和地面坑洼统统抛到脑后。但到目前为止,尽管Terrafugia等公司已经为此付出了极大努力,将汽车和飞行器结合到一起的梦想还是没有太大进展。

丰田汽车申请的这项专利是用于汽车的可调节车体外板,这种外板光滑圆润,形状几乎可以说是泪珠状,车尾配有小小的螺旋桨。但在这种外表之下掩盖的则是一种创新的机翼隐藏设计,这种设计跟Terrafugia将机翼折叠在车身上不同,而是将其置于车体外板下方。在进入飞行状态时,机翼弹出并提供侧滚控制,而位于前轴前方的前翼则可提供俯仰,并有可能提供偏航操纵。

这项专利是丰田汽车在2014年12月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提交的,并在周四刚刚对外公布。

业界人士指出,从丰田汽车如此认真地对待飞行汽车的概念,以至于提交了一项专利申请来看,该公司确实有此想法。但还是需要指出的是,汽车制造商提交一项专利申请是一码事,而这种专利能否变成实物就是另一回事了。换而言之,丰田汽车提交的这项专利可以说是很“酷”的,但是否将在不远的未来真正开发出一款能够飞行的普锐斯(Prius),那就令人深感怀疑了。

]]>
为什么日本人富却很少买豪车 /news/8938.html /news/8938.html Tue, 23 Feb 2016 06:26:00 +0800 为什么日本人富却很少买豪车?

汽车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种高级玩具,许多时候,它还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是,我们发现,日本人对于汽车的认识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买车的人是越来越少,买豪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大国,日本社会到底在发生什么?这是我们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日本有一个很大的经济团体,叫“经济团体联合会”,这个会的成员,都是主板上市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是世界行业的巨头,因此也被称为日本的“经济内阁”。

经济团体联合会在每年的1月上旬,都要举行一次新年会,这一次新年会,也是我们媒体人直接可以与日本经济界领袖们对话的机会。

在不久前举行的新年会上,我遇见了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先生。我对他说,2015年,丰田击败德国大众,再度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商,而且纯利润也超过2万3000亿日元,真是很了不起。丰田社长却说,前景不容乐观,在日本国内,我们的销售量在年年减少,年轻人对于自行车的兴趣要远远超过对于汽车的兴趣,说不定在哪一天,汽车会卖不出去。

丰田社长的话,并非是谦虚的客套,而是日本社会的现实。2015年,日本全国汽车的销售量是504万辆,比2014年减少了9%。而2015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是多少呢?2500万辆,是日本的5倍,而且保持了7%的增长的势头。

日本汽车销售量出现大幅下滑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年轻人远离汽车。一年一度的东京汽车展,人头济济的,都是中老年男人,很少看到年轻人的影子。

日本的年轻人为什么不买车?并不是他们没钱买车。日本的汽车比中国要便宜30%左右。像一辆丰田最高配置的卡罗拉,在日本只卖到230万日元,相当于13万人民币。13万人民币在日本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一位百货公司年轻售货员一年不到的工资。

既然汽车这么便宜,年轻人为何不买?我跟我们通讯社的员工聊,他们说:买汽车是给自己的生活添麻烦。像东京、大阪、京都这样的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坐上地铁轻轨,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买了汽车,不仅家里需要一个停车场,到单位里上班,还得自己付停车费,汽车就是一个添乱的家伙。

日本经济新闻社做过一项市场调查,发现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在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想买的东西不是汽车,而是一部智能手机,其次是笔记本电脑,第三是自行车,第四是小型音箱,第五才是汽车,而房子被排在了第八位。在40多年前的上世纪70年代,汽车是排在第一位。那时,年轻人买一辆汽车带着女朋友到处兜风旅游,跟现在的中国是差不多。但是,日本社会现在沉淀了。所以,找老婆一定要找日本女人,因为日本的丈母娘对于女婿,第一不会要求有房子,第二不会要求有汽车,结婚成本很低。跟大家开玩笑了。

话说过来,既然日本的年轻人大多不买汽车,那么,一年500万辆汽车都卖给谁了呢?其实,大部分都卖给了农村。也就是说,日本社会是城里人不买车,乡下人买车。

日本的农村由于公共交通不发达,加上土地私有制,不能实现中国式的新农村城镇建设,因此,无论去超市,还是上班上学,私家车是万万离不开的。所以,即使在很偏僻的山区,日本人每一户家庭,几乎也都是人人有车,有的家庭有四五辆,外加一辆全家出游走亲戚的面包车。

我家附近有一家奔驰二手车店,我路过时,偶尔也会去转悠一下。奔驰200,只开了2万5000公里,看上去跟新车没啥两样,大家知道卖多少钱吗?只要150万日元,这是啥概念?就是说,你只要掏出8万5000元人民币,就可以把这辆奔驰车开回家。所以,下次有朋友开着奔驰车到东京成田机场去接你的时候,你千万别激动,别以为遇到了土豪大款。

日本的人均GDP是中国的5倍,富裕程度自然要超过中国,这是否就意味着日本满大街跑的都是豪华车呢?

前不久,我去日本的九州地区出差,特别留意高速公路的休息区,那里停放的汽车都是什么车?结果在熊本县和福冈县看到,停车场里的车,50%以上是黄牌照的车。

在日本,黄牌照的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排气量在660cc以下,属于QQ型车,日本称为“轻型车”。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和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公布的2015年全国汽车销售报告显示,排名销售量前10位的车型中,轻型车占了7位。其中卖的最好的是丰田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小型车,省油率为全球领先,每一升汽油能跑37公里。由于是混合动力,时速在50公里以下的话,使用的是车载电力,不耗汽油,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区里行使,基本上不花油钱。

这款汽车的标准售价为76万日元,政府环保型车补贴33万日元,个人实际支出为43万日元(约2万2000元人民币)。

汽车协会公布的数据称,2015年上半年,普通轿车的销售量为140万辆,而轻型汽车的销售量也达到84万辆。调查还显示,日本全国100户家庭中平均拥有轻型汽车54辆。而佐贺县、鸟取县、长野县的100户家庭的轻型汽车拥有量,都达到了90%。

为什么日本人现在买车,都倾向于买小型轻型车呢?因为这种轻型车售价低、省油、使用灵巧、养路费便宜,一年才只有1万日元(约600元人民币),很适合上班族、老年人、家庭主妇使用。

另外,日本的轻型汽车,除了车身短一些之外,各种配置和车内装修,几乎和普通的轿车没有多大的区别,换言之——并不寒碜。

日本社会还有一个怪现象——凡是开奔驰车的,往往会是两种人:一种是黑社会成员,另一种是暴发户。我常去日本国会采访,每次都特别留意国会的停车场,看看那些国会议员们都开什么车,发现都是清一色的黑色皇冠或雷克萨斯,看不到一辆外国名牌车。这背后除了议员们向社会表达爱国情怀之外,还有一种隐晦的东西,那就是顺应社会潮流,怕露富遭人白眼。

这并不是说,外国车在日本没有一点的市场,我们偶然的也会在街头看到外国车,但是除了奔驰之外,最多的是奥迪和大众,都是进口车,基本上都是德国制造。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在日本是无法成为上宾。法拉利偶然可以看到,但是悍马就很少见到了。

日本的大富豪,还是有钱有势的政治家,他们都开什么车呢?我接触到的日本首富、优衣库公司社长柳井正,他的坐车是丰田的雷克萨斯,售价800万日元(约40万元人民币)。鸠山由纪夫前首相的座车,是丰田的皇冠,售价480万日元(约24万元人民币)。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则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估价只有250元人民币。

所以,汽车在日本人眼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跟电冰箱洗衣机一样,属于“家电”产品,而非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没有人会在买车问题上相互攀比。自然,在大都市里生活,没有车不会被人瞧不起,有车的反而会“吓死宝宝”。我想,再过多少年,中国也会迎来这一个沉稳而理性的时代。

]]>
来一辆世界最小汽车 仅有一个座 /news/8923.html /news/8923.html Mon, 22 Feb 2016 06:39:00 +0800

它看起来娇小玲珑,不像能在路上行驶的真正汽车,倒像是从游乐园开出来的玩具。但它的确是一辆量产汽车,名为“皮尔P50”。皮尔P50由皮尔工程公司在1962至1965年制造,当时只生产了50辆。它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车长1.37米、高1.19米、宽1.04米,重量不足60公斤。1962年时,这辆车的售价为199英镑。

如今,皮尔P50获得新生,推出了汽油版与环保的电动版两款车型。这辆小车10秒内速度可达45公里/小时,至今仍保持着世界最小量产汽车的纪录。“小”让皮尔P50使用起来非常容易。若是轮胎瘪了,不用千斤顶,只要把车推倒就能换轮胎,洗个车只需要两分钟,停车也变得无比容易,只要有空间就能停,若是办公室里有地方,放在办公桌旁边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一批新皮尔P50将会限量发售50台,车辆售价暂定1.5万英镑。由于太过抢手,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还剩9台可供销售。有一名律师买了一辆,他从北英格兰乘私人飞机到伦敦,飞机降落后直接开着皮尔P50去工作。

]]> 那些汽车文化深入骨髓的城市 /news/8921.html /news/8921.html Mon, 22 Feb 2016 06:22:00 +0800 在汽车诞生的那一天

也许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

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和为生活提供便利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汽车也演变为一种文化

在不少爱好者心中埋下种子

同时也在不少地区开花结果

当今世界上有

224个国家和地区

有58个国家与地区

从事汽车生产和制造

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5个国家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

不少国家的汽车工业

大多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群特征

在这些地方汽车文化不仅像一股热血

时刻在人们心中澎湃

也同时深入到

这些城市的骨髓中

从而形成了汽车城

诞生出一个个

汽车王国的首都

今卡爸就带领大家

周游世界的汽车城市

看看这些地儿

到底有多牛X~~~

1.美国底特律

位于美国密歇根州

东南部的底特律

是美国第五大城市

从1914年亨利·福特

引进汽车生产线后

至今已发展成为

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

号称“世界汽车之都”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

公司总部均设于此

全美1/4的汽车产于这里

全城442万人口中

约有91%的人靠汽车工业为生

与汽车制造业有关的

仪表,塑料,玻璃以及

轮胎,发动机等零部件

生产也相当发达

专业化集约化程度很高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由于金融危机的暴击

2013年7月18日

底特律申请破产

成为美国目前

规模最大的

城市破产案

2.日本丰田市

看名字就知道

这地儿不简单

此城原名爱知县

位于爱知县中央的西三河地区

因丰田公司建于此而闻名于世

有“东洋底特律”之称

【丰田汽车总部】

“丰田丫牛掰啊,城市都随了它的姓了”

超过一半的市民都是丰田汽车公司的雇员及其家属

许多家庭的祖祖辈辈都在为丰田服务

年满20岁的丰田职工即可分到1辆丰田汽车

丰田市的出口港名古屋

建有世界第一的

最高容量为5万辆的

丰田汽车专用码头

它还有1240家协作厂

全公司每个职工

平均年产值13万美元

居世界之首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句话在丰田市

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仅城市名称

随了丰田的姓

就连城市中大大小小的

建筑设施

也死心塌地的

追随者丰田老东家

例如丰田鞍池纪念馆

丰田纪念医院

丰田运动中心等等

3.德国斯图加特

德国西南重镇斯图加特

地名源自于德语马场(StuteGarter)二字

看来这地儿自古

就有汽车文化的基因

古时这里曾是

王公贵族的养马场

【奔驰汽车博物馆】

而现在世界汽车大佬

——奔驰,保时捷

都安家于此

奔驰汽车制造业

是斯图加特的主体工业

别羡慕丰田市能分到

丰田汽车的职工了

在斯图加特几乎

家家都有奔驰车

斯图加特每年要接待

14万来自世界各地的

汽车用户和汽车商

及参观旅游的人

参观奔驰,保时捷博物馆

和奔驰汽车制造厂

是游客游览斯图加特

的重要内容

【保时捷汽车博物馆】

4.意大利都灵

1899年菲亚特公司

在意大利西北部的都灵创立

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汽车公司

现发展为欧洲

第二大汽车厂商

全城有120万人口

其中30多万人

从事汽车工业

菲亚特汽车和通用公司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大量从事

汽车相关产业

分担了风险

以至于在汽车业

遇到大风大浪时

十分皮实耐操

不至于破产

5.法国巴黎

提到巴黎

除了它举世闻名的

浪漫,时尚奢侈品外

也不得不了解下法国

最大的汽车集团公司

——标致-雪铁龙公司

1890年阿尔芒·标致

创立了标致汽车公司

1976年标致公司吞并了

法国历史悠久的

雪铁龙公司

从此两巨头抱团打天下

成为世界上一家

以生产汽车为主

兼营机械加工,运输

金融和服务业

的跨国工业集团

标致汽车公司

总部在法国巴黎

雇员为11万人左右

6.英国伯明翰

位于英格兰中部的伯明翰

是利兰汽车公司所在地

是仅次于伦敦的

英国第二大城市

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商

在这里都设立了公司

使它的工业产值

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5

并享有“世界车间”的美称

除了这些

还有亚当·欧宝汽车

公司总部和现代起亚

的欧洲研发中心

所在地——

德国吕塞尔海姆以及

雷诺汽车公司所在地

——法国比古扬

等城市也同样

深受汽车文化的影响

中国也是世界汽车

生产制造大国之一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

还没能有像这些

汽车工业文化影响力

如此巨大的城市

不过按照现在的势头

估计不久后

奇瑞的老家安徽芜湖

 

]]>
怪兽摩托车 在路上保证不吓到你 /news/8920.html /news/8920.html Mon, 22 Feb 2016 06:19:00 +0800 从旧汽车和自行车缷下废弃零件,54岁的曼谷艺术家Roongrojna Sangwongprisarn聘用工人将它们组建成以怪物为形像的摩托车。这些古怪、个性十足的创作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达人手上,它们看起来像某些科幻电影里面的道具,但却是如假包换的真实摩托车、是艺术品与实用品的完美结合,实在是拉风至极。

]]>
一辆汽车的悲惨世界 被抛弃... /news/8907.html /news/8907.html Fri, 19 Feb 2016 01:44:00 +0800 当你出手卖掉你的车时,你几乎没有丝毫不舍,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下一辆车了——她光鲜靓丽,就像你毕业晚会上的舞伴,享受着你的各种讨好和肉麻的阿谀奉承。

但是如果你回头看一看刚刚被你廉价扔掉的车,作为你的老情人,我不知道即将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是否会激起你一点点的同情心——在被主人抛弃的那一刻,她的悲惨世界才刚刚开始,而刽子手已经举起了鬼头大刀,露出了残忍的狞笑。。。。。。

今天出场的是一个真正的死神,也是所有被主人淘汰的汽车的噩梦,以及终极宿命——它的大名叫汽车破碎机。

什么是汽车破碎机?

它有着难以想象的血盆大口,以及蔑视一切的威力。当一辆车被运到它嘴边的时候,车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会被拆卸的一干二净,是一个真正的废物,当然作为一种金属还能卖钱,这正是汽车破碎机的价值所在——在一辆可怜的汽车几乎成了空壳的情况下,毫不留情地摧毁它作为一辆车最后的尊严,直到它变成一张薄薄的铁片。

这种可怖的机器利用液压装置来产生高达150吨的破坏力,集中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压力超过150公斤,所以在它的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幸存者”,汽车就像一个布娃娃或者玩具一样被撕碎吃掉。

如果说这种汽车破碎机让你感觉不适的话,那么另一种利用巨型锤子把汽车拍成碎片的汽车破碎机更会让你感到无比“血腥”,甚至想落荒而逃,因为没有人喜欢看到一辆汽车被毫无存在感地毁灭。

与汽车相比,汽车破碎机是一个巨无霸,也强壮的多——汽车经常会因为故障而维修,并在行驶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报废,但到目前为止,一些生产于上世纪70年代的汽车破碎机依然在继续吞食各种汽车,并无衰老破败之象,于是这种吞车怪兽身价不菲:一台新的汽车破碎机售价超过12万美元。

尽管从上世纪70年代汽车粉碎机出现以来,汽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汽车粉碎机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除了两点:越来越自动化,以及更快的粉碎速度——仅仅需要45秒的时间,一辆汽车就被生吞活剥。

汽车破碎机有没有成为杀人机器?

汽车破碎机令人生畏的威力的确给好莱坞电影带来过启发,比如007电影《金手指》和《极速60秒》,但所有这一切只是电影而已。

对于一辆车来说,遇到破碎机意味着一切都将结束;而对于一个车主来说,在破碎机前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车,那种感觉跟参加一个葬礼并无区别。

既然如此伤心,那你为何还要把一辆汽车卖掉,然后让人去报废、丢弃、切碎呢?

原因很简单。

你需要新车,而她旧了——你通常会这样安慰自己:你做了你该做的,而一切只不过是生意。仅此而已。

也许对于那辆车来说同样如此——生活无需抱怨,因为从成为一辆车的那天起,无论是你,还是她,彼此的命运早已注定。

]]>
我保证你不知道这些汽车新品牌 /news/8869.html /news/8869.html Wed, 17 Feb 2016 06:10:00 +0800 世界上的汽车品牌多达数百种,而在中国国内上市销售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即使是资深汽车人士,恐怕也很难直接叫出一些稀有的汽车品牌。而在这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一部分老品牌濒临灭绝,而一部分品牌则被新开发了出来,比如以下这些,你肯定不知道。

    汉腾汽车

  一提起众泰汽车,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没错,就是那个将大众集团模仿个遍的自主品牌。其超强的逆向研发能力让无数国人实现了自己对于汽车的梦想。而就是这样一个品牌,发展得越来越壮大,甚至还有了一个子品牌——汉腾汽车。

         

  汉腾汽车其实是在众泰汽车得基础上转变得一个新品牌。 汉腾汽车由众泰汽车所属铁牛集团在江西上饶投资成立,项目初期定名蓝途汽车,后更名为汉腾汽车。项目计划建成生产包括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及生产基地,计划达到年产8万辆SUV的整车生产能力。汉腾汽车未来将主要生产新品牌旗下车型。

        

  根据此前网络上曝光的项目进度安排,汉腾首款车型将于今年正式量产并上市销售。汉腾汽车的这款开山之作为一款SUV车型,依然延续了众泰借鉴和模仿的风格,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我们都能看到些许宝马路虎的影子。而汉腾汽车品牌LOGO为跃马式图案,与法拉利车标有相似之处,要是远看的话又和捷豹类似。

  岚豹汽车

        

  说起广汽旗下的自主品牌,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可能就是传祺了。去年传祺凭借着19万辆的年销量彻底地火上了一把。而现在,广汽又有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岚豹汽车。目前该品牌的经销商招募正在进行中,而随着广汽岚豹这个新品牌的诞生,广汽集团在自主板块采用的多子品牌战略也得以显现。

      

  在岚豹汽车的招商内容中,关于产品的规划非常清晰,已经规划了包括C12CP2GX在内的三大平台,广汽岚豹推出的第一款全新车型将是诞生自CP2平台上的一款5座SUV。另外,新能源SUVB级轿车、大型SUV等车型都在规划之列。

      

  而岚豹首款车型将于今年6月份上市,并且也和汉腾汽车一样,也是一款SUV广汽岚豹的首款全新SUV的造型流畅,C柱呈向下溜背,颇有轿跑运动感,它还配备了一套醒目的镂空无辐条轮圈。据内部人士称,这款SUV是由意大利设计师操刀。但眼尖的朋友一定能看出,这款岚豹SUV斯巴鲁XV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雷同。

  宝沃汽车

      

  说起宝沃,大概99%的人都不知道,但其实宝沃汽车并不算一款全新的汽车品牌,在半个世纪以前,宝沃品牌以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身份占据着德国60%以上的出口份额,并与保时捷并称为“赛道双雄”。就是这样一个在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生的巨型汽车企业却在1961年突然宣布破产,而现在,宝沃汽车要复活了。

      

  在去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宝沃宣布再次回归,关于宝沃汽车的复活,还要多多感谢一家中国企业,那就是北汽福田汽车。在北汽福田汽车的支持下,计划每年推出2-3款新车型,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陆续推出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等在内的新能源车型。

      

  现在,国产版的宝沃汽车都已经准备就绪,而首款车型也将是一款名叫BX7的SUV。据悉,宝沃BX7普通版、运动版以及TS运动版将今年4月北京车展正式上市。

  普通版BX7长宽高分别为4713/1911/1677mm,轴距为2760mm,且将提供5/6/7座三种座椅布局可选,其中6座版相当独特,其中第二排座椅配备了座椅加热功能以及人性化可调节扶手。另外,国产宝沃BX7将搭载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24Ps,峰值扭矩为300N·m。

]]>
你还在做汽车互联网的春梦吗 /news/8842.html /news/8842.html Mon, 15 Feb 2016 06:11:00 +0800 聊起车互联网之前,先定义下什么是汽车互联网,为什么不是车联网,为什么不是汽车后市场?

汽车互联网的定义以用车人为核心主体,不能再说以司机为核心了,人google已经拿到了关于无人驾驶系统即为司机的许可了。

有了主体之后,则是定义生命周期。汽车互联网涵盖了选车、购车、用车、养车、卖车这5个基本消费周期,和造车、报废两个工业周期。

有了这些基础定义后,就可以知道车辆网和汽车后市场仅仅是汽车互联网中的一小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汽车互联网有哪些关键字

1、巨大保有量:仅中国就有1.25亿私家车;

2、全行业颠覆中:从造车开始,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链条,都面临着颠覆性的变革,而这些又几乎大多和互联网技术有关;

3、巨大市场:仅中国每年汽车相关消费就有十万亿的规模,别不信,算算自己每年在加油、停车、保险、维修、装饰上花了多少钱,再加上新车和二手车的交易,大致就有几万亿了。

4、中产经济: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中产阶级定义标准,而用有车一族来定义中产,无疑是合理的。虽然他们不一定是中国最富有的10%人群,但他们一定是中国直接消费能力最强的那10%。如果中产经济计算进来,10万亿真的就是个保守估计了。

以上这些特质随着过去两年的移动互联网向中产阶层渗透,形成了产业共振,让整个行业,包括投资界为之动容。但以下这些关键字,则又值得所有业者何投资人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

5、低频消费:消费频度在月以内只有3项,消费频度在年以内的也不超过10项。新车/二手车服务平均5年一次,比手机使用寿命的2倍多,这种跨生命周期的服务,是多累心啊。

6、非标服务:汽车领域的大量服务由于涉及到不同品牌、零配件、技术等影响,长时间内都很难标准化,相对而言只有保险、加油、新车、轮胎的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二手车、维修、报废等都是标准化程度很低的业务。

7、碎片化:服务半径的限制与用户对服务地点的刚性需求,决定了很多服务具有强烈的碎片化特征。停车就是其中特别典型的案例。

8、汽车文化缺失:国人大多还属于家庭第一代开车人,汽车在中国家庭还多被看成是资产,而非工具,汽车文化的形成也许需要等到家庭第二代拥有汽车的人身上才能实现。

大胆预测汽车互联网的未来趋势

1、高频服务带动低频服务,延伸中产经济。

可以留住高净值用户的高频服务,这无疑是汽车行业的梦想。这样的服务不仅需要有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支撑,由于汽车服务周期远超手机的生命周期,因此更需要跟线下服务有更好的结合,建立其长期品牌和用户到达能力。而作为目前为止对中产阶级筛选最有效的手段,伺候好了这批用户,用户建立了对品牌的信任度,你就有机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实现产业链的优化整合。

2、机械技术领先向算法技术领先过渡

汽车硬件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近些年除了新能源车的发展,其它领域的发展基本已经超越了民用应用层面的需求。更多的革新发生在软件层面。通常一个行业进入这个阶段,就意味着硬件标准化、ID和软件差异化的时代即将到来。在PC、手机、家电等领域都重复着这样的规律。汽车会不会进入模块化时代?未来的汽车品牌究竟是硬件品牌?还是像android这样的软件品牌?又或者是apple这样的生态链品牌?未来二十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3、安全将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汽车的模块化时代是否真的会到来,最后一根稻草无疑是安全问题是否可以在模块化的结构下被合理解决。150公里时速的DIY产品产品能否承载足够的安全性?也许到了无人驾驶驾驶技术成熟到可以安装到任何车型时,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但在那之前呢?这个需要汽车安全的行业专家来分析了。

4、租赁服务将成为主流

这可能是全篇最有争议的判断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租赁业务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还只有很小的占比。为什么今天会有这么一个异想天开的判断呢?因为如果新能源车开始普及,也许电池租赁模式,会超越大量建设充电站的模式。当然前提是电池标准化被合理的建立起来,标准化的前提又是技术相对进入稳定期。另外一方面的因素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并不遥远,也许没有特斯拉副总裁预测的2年这么近,但肯定也不是科幻片里能有。假设这么一个场景,主流的汽车已经是自动驾驶的新能源车,那我们还需有拥有车吗?

不管以上预测,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但整个汽车行业的未来核心产业链将会集中在汽车的运营商和用户的服务商这两个环节上。

汽车互联网的玩家们,你们会是其中一员吗?

]]>
汽车高逼格教程 你给自己打几分 /news/8801.html /news/8801.html Tue, 02 Feb 2016 07:34:00 +0800 其实,无论是人还是车,都有着他们专属的装X方式……

买车篇

要装腔,首先从买车开始,能买挎子就不买两轮,能买旅行的就不买Sedan,有手动的绝不买自动的,分分钟拿出一副没有手动挡连吃饭都没有意思的表情。

要是开双离合,就抱怨换挡逻辑有问题;要是开自动挡,就说换挡时间太长,动力根本接不上。就算是开到手动挡,也要不停的说挡位行程太长了。

要是想装的再升一级别,起步时直接挂到二挡的位置上,然后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抱歉的说句:“哎,最近Dogleg开多了,民用车真还不大适应”。表情一定要自然,千万不要说成狗腿,不然,人家还以为你开大公共的呢!

遇到朋友来咨询买车的事儿,一定先说:要是我的话我就选XX,不过对于你更好的选择是XX。记得你说的那个XX一定要比他买的那个XX性价比更低、保值率更差、能见度就是没有,甭管好不好、值不值,就是图一开心。

开车篇

说完买车说开车。上车之后,只要身材够高,就把座椅降到最低,然后淡淡的一句:“哎,降到最低了坐姿还这么高,和2-Eleven比真是不适应。”

然后一定要拉上安全带,补上一句:“所有的安全措施都是以安全带为前提的。”顺便扫一眼你的副驾驶,如果他还没系上安全带,那脸肯定是不能再红了。

点火之前一定要有仪式感,深吸口气,表示你对驾驶的尊重。要是开的是萨博那就更棒了,右手在挡把后面这么一转,与众不同的感觉就来了。

要是在开车时遇到豪车,一定要目不斜视,扫过一眼。如果仅仅是普通版的超跑这一类,不要说话,将目光转回来,就当什么没发生过;过分点的可以说“我感觉这个新911GT3在过纽北旋转木马弯的时候稳定性真是要比上一代好多了”。如果是限量版车型或者有范儿的老爷车,不说配置、不讲品牌,说说这车现在国内还有多少辆就行了。

故事篇

再来说说用词。对于品牌,尽量避免中文发音,要是大众一定要字正腔圆的说出德语“VolksWagen”,一股德味;要是日系就用“HotVersion”里的语气,说英文时候要一字一顿的;同样,雪弗兰的话就说成Chevy,叫的要像美国人打招呼时那样亲切。

接下来,说上本田必然赞叹一番红头,来段塞纳与NSX的故事;说上宝马奔驰,就是底盘代号;说上美系,就是427。扯完技术扯产地,说北欧,千万不要说具体国家,一句“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就是有样”就足够了;同样的,意大利就说亚平宁,德国就日耳曼,听起来比德系、法系什么的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说到自主品牌,开始前一定要叹口气,先是回忆大红旗,再来段当年奇瑞吉利创业的故事。接下来拿出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说出最近几个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事儿。最后,再叹一口气并且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要是这个时候眼睛里还能泛出点泪花就再好不过了。

对于太热门的话题要避开。比如最近Tesla,别人问你怎么看,你应该先做思考状,然后反问一句:你怎么看呢?按常理出牌,他会说售价、说续航、说Musk;接下来你要说更大的方向,从国家的电力结构到电网改造,从三峡到核电的看法,话题不怕大,就看你敢不敢说。

熄火下车,停车一定要够稳够准,不挪第二次;车门一定要关的不轻不重,无论它是一辆六手的夏利还是一辆刚提回来的宾利。

毕竟,我想说的是,对于每一个爱车的人,车也许是不同的,但是,一颗爱车的心绝对是一样的。

]]>